人畜共患传染病重症诊治全国重点实验室 人兽共患病研究所
  • 首页
  • 概况
  • 机构设置
    • 管理系统
    • 科研系统
    • 支撑系统
  • 科研队伍
    • 教授
    • 副教授
    • 院士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唐敖庆学者
    • 兼职教授
    • 学术委员会
    • 教授委员会
  • 学科建设
  • 技术平台
    • 科研队伍
    • 大型仪器展示
  • 研究生招生
  • 人才招聘
    • 招聘信息
    • 投递简历
  • WOAH
  • 资料下载
    • 常用软件
    • 表格下载
    • 视频下载
  • 联系我们
人畜共患传染病重症诊治全国重点实验室 人兽共患病研究所
  • 首页
  • 概况
  • 机构设置
    • 管理系统
    • 科研系统
    • 支撑系统
  • 科研队伍
    • 教授
    • 副教授
    • 院士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唐敖庆学者
    • 兼职教授
    • 学术委员会
    • 教授委员会
  • 学科建设
  • 技术平台
    • 科研队伍
    • 大型仪器展示
  • 研究生招生
  • 人才招聘
    • 招聘信息
    • 投递简历
  • WOAH
  • 资料下载
    • 常用软件
    • 表格下载
    • 视频下载
  • 联系我们

教授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队伍 -> 教授

科研队伍

  • 教授

  • 副教授

  • 院士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唐敖庆学者

  • 兼职教授

  • 学术委员会

  • 教授委员会

  • 刘明远

    刘明远

    吉林大学人兽共患病研究所所长,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

    研究方向: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 王化磊

    王化磊

    研究方向:病毒学;人兽共患病;宠物疫病;生物安全

  • 朱冠

    朱冠

    研究方向:人兽共患寄生虫学(隐孢子虫、球虫、贾第鞭毛虫等);寄生病原生物学、生物化学、基因组学、药靶和药物、分子互作等人兽共患寄生虫学(隐孢子虫、球虫、贾第鞭毛虫等);寄生病原生物学、生物化学、基因组学、药靶和药物、分子互作等

  • 于录

    于录

    研究方向:兽医药理学,人兽共患病

  • 龚文杰

    龚文杰

    研究方向:动物病毒学;猪病学

  • 刘晓雷

    刘晓雷

    研究方向: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 王新平

    王新平

    研究方向:动物检验检疫(动物疫病的快速诊断与防治)、病毒致病机理、病毒变异与进化

  • 任洪林

    任洪林

    研究方向:人兽共患细菌病、动物性食品安全

  • 卢士英

    卢士英

    研究方向:动物性食品安全

  • 胡盼

    胡盼

    研究方向:兽医公共卫生学,人兽共患细菌病,动物性食品安全,肿瘤微生物组学

  •  彭其胜

    彭其胜

    研究方向:致病菌感染及免疫

  • 张海丽

    张海丽

    研究方向:重要人兽共患病病原学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病毒与宿主互作机制

  • 王琳

    王琳

    研究方向:细菌感染疾病药物靶标发现、新药筛选及相关剂型研究;新兽药开发及检测分析

  • 卢强

    卢强

    研究方向:人兽共患细菌性传染病与免疫学

  • 李媛媛

    李媛媛

    研究方向:新型纳米探针的设计及在疾病可视化方面的应用;救治药物研发;新型纳米疫苗及佐剂的开发

  • 段铭

    段铭

    研究方向:人兽共患病(病毒)

  • 白雪

    白雪

    研究方向: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 尹继刚

    尹继刚

    研究方向:1.微小隐孢子虫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 2.贾第虫、新孢子虫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免疫学诊断

  • 王学林

    王学林

    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一: Mitreva M的研究表明旋毛虫的非凡之处就在于它是一种可引起宿主肌纤维分化的细胞内寄生的线虫,在通过蛋白组分析已鉴定的旋毛虫蛋白中,有些作为宿主与寄生虫互作蛋白可能对疾病感染和发病机制是极其重要的,许多寄生虫蛋白对于旋毛虫也是独一无二的,未来可能会发展成为好的靶向治疗药物。因此获得旋毛虫的具有去分化作用的“parakines”并应用于调控肿瘤细胞的分化、增殖对肿瘤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的研究表明旋毛虫虫体蛋白可通过调控线粒体及死亡受体信号传导途径诱导H7402细胞凋亡为了获得这种具有去分化作用的“parakines”并应用于调控肿瘤细胞的分化、增殖,我们在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旋毛虫抗肿瘤蛋白基因及其功能研究”(30972177/C120205)的资助下构建了旋毛虫T7噬菌体cDNA展示文库,利用该文库采用有机相多细胞亲和淘选法筛选出和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人肝癌细胞系H7402特异结合的蛋白A200711。该蛋白分子量为16736.3,分子式为C765H1163N205O205S7,疏水性指数是84.04。通过Hochest-PI双染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A200711可通过调控细胞凋亡相关酶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ysteine-containing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s 9,caspase9)和caspase3表达诱导H7402肝癌细胞凋亡。我们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宿主与寄生虫互作蛋白的筛选获取可调控癌细胞增殖、侵袭及分化的功能蛋白并对其生物学功能及立体空间构造进行研究以期获得可提高癌细胞凋亡敏感性的生物药物。 研究方向二: TLR3是识别双链RNA ( dsRNA)的受体。TLR3的活化及其随后 IFN-α/β的分泌有助于建立局部的抗病毒状态, 限制病毒在感染部位的复制。Schulz等证实 TLR3能识别脑炎、心肌炎病毒和塞姆利基森林病毒感染期间产生的 dsRNA。这2种病毒均属单股正链 RNA病毒, 仅在病毒复制期间产生dsRNA。该发现扩大了TLR3对病毒识别的范围。SARS和H1N1流感病毒均属单股RNA病毒,研究表明SARS和H1N1流感病毒均属TLR3识别范围,因此TLR3受体激动剂筛选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的研究对新型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具有重大意义。 本研究以建立TLR3受体激动剂高通量复式筛选模型筛选抗病毒药物,研发通过激活TLR3介导天然免疫应答抗病毒机制药物。利用TLR3受体配体PolyICLC和单克隆抗体结合受体竞争结合原理构建TLR3激动剂高通量筛选模型,利用该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从筛选TLR3激动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目的药物在促进人类抗IFN-β和IFN-α抗病毒免疫方面的药理作用。

  • 李建华

    李建华

    研究方向:动物及人兽共患原虫病

共21条 首页上页12下页尾页 1/2 到第页 跳转

地址:长春市西安大路5333号吉林大学农学部

邮箱:rcghcrb@163.com

电话:0431-87836720

版权所有:人兽共患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