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4-17日,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主办,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
人兽共患病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七次
学术讨论会在吉林省长春市成功举办。
大会现场
出席大会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利锋;中国畜牧兽医
学会副秘书长军事医学科学院李昌研究员;第八届理事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理事长中国农
业大学刘群教授;南京农业大学李祥瑞教授、吉林大学张西臣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
兽医研究所殷宏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赵俊龙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索勋教授、沈阳农业大
学陈启军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周金林研究员、四川农业大学杨光友教授、
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谭志坚总经理、河南农业大学张龙现教授、吉林大学动物医
学学院院长兼人兽共患病研究所所长刘明远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汪明教授和中国兽药监察
所才学鹏研究员2位名誉理事长也莅临会议。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国
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50余家单位,260余人现场、15.55万余人次线上参加了此
次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为“研讨2020年以来兽医寄生虫学科领域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
会议开幕式
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利锋出席活动并致欢迎词,他代表吉林大学向与会的
专家、学者、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吉林大学基本概况,
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祝愿各位参会代表和嘉宾在长春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
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利锋致欢迎词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秘书长李昌研究员代表学会到会指导工作,他热烈欢迎各位嘉宾
代表参加此次学术研讨会,衷心祝贺寄生虫学分会换届会议顺利召开,诚挚祝福各位参会
代表享受此次学术盛会,预祝本次会议成功举办。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理
事长刘群教授热烈欢迎全国的参会代表,感谢各单位对分会工作的支持,简要回顾了疫情
期间我们所取得的丰硕科研成果及分会的发展历程,并向本次会议的承办单位吉林大学动
物医学学院/人兽共患病研究所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院长刘明远教
授介绍了学院整体情况,感谢同行们长期以来对学院工作的支持与帮助,希望借此机会
能充分交流学术成果,享受学术盛宴。开幕式由分会秘书长张龙现教授主持。
此次会议共收到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近300余篇的学术论文,会议设立1个主会场和4个
分会场,共有84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做了大会报告和分会报告。与会者围绕原虫病、蠕虫病、外
寄生虫病及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等领域2020年以来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展开了广泛的学
术交流,会场氛围热烈,高潮迭起。此次会议为全国各地寄生虫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创新
交流、合作提升的多元化沟通平台,得到广大专家和学者的积极参与与响应。主会场报告环节,
吉林大学朱冠教授、沈阳农业大学陈启军教授、华南农业大学肖立华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索勋
教授和海南大学韩谦教授等28位专家介绍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涉及多种寄生虫病的流行病
学、病原生物学、致病机制、防控技术以及行业进展等多方面的研究,分享宝贵科研经验。多
位专家与参会者聚焦寄生虫研究的热点难点进行了深入讨论,开拓了视野、启迪了思路。
大会报告专家掠影
学术报告现场讨论交流
大会为鼓励青年学者积极投身兽医寄生虫学科相关科研工作,在分会场设立了“正典杯”
优秀学术论文和优秀学术报告奖,经过专家评审,分别评选出18篇“正典杯”优秀学术论文
和18个“正典杯”优秀学术报告。
分会场部分学术报告掠影
会议期间召开了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第
九届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和理事。刘群教授当选为理事长;李祥瑞教授、殷宏
研究员、赵俊龙教授、索勋教授、陈启军教授、张龙现教授、周金林研究员、杨光友教授、
刘明远教授、冯耀宇教授分别当选为副理事长;张龙现教授兼任秘书长;刘晶任分会秘书长;
团体副理事长单位及代表分别为兆丰华集团研究院赵亚荣院长、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谭志坚总经理、河北威远药业有限公司聂丰秋总工程师和浙江海正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冀伟总裁。
分会第九届理事会领导成员
随后学会领导为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河北威远药业有限公司等9家团体会员单
位颁发聘任证书和铭牌;分别为获奖代表颁发优秀学术论文、优秀学术报告证书,以表彰青
年学者和研究生同学们的优异成果和精彩报告。
团体会员单位颁发聘任证书和铭牌
优秀学术报告和论文颁奖仪式
此次会议得到了河北威远药业有限公司、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赞助支持。
大会全体嘉宾合影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成立于1986年,由孔繁瑶教授等老一辈兽医寄生
虫学专家创立。学会每两年举办一次学术研讨会、每4年举办一次会员代表大会,迄今为
止共举办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和17次学术研讨会。学术研讨注重对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流
行现状、发生、发展和防治、交叉学科与新技术应用等进行广泛的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