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简介
  机构设置
实验室首页 >> 实验室概况 >> 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简介
 
 

        

    吉林大学人兽共患病研究所是我国首家专门从事人兽共患病研究的科研机构,成立于2006年1月,以人兽共患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为主要研究方向。在我国率先设立了人兽共患疫病学博士点,是首批人兽共患病学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依托学科之一预防兽医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重点实验室现有科研人员68人,兼职教授7人。其中双聘院士2名,“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B类及中组部高端外国专家各1人,国家杰青获得者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贴及国家突贡中青年专家各2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际相关学术组织副主席及国内学术组织理事长各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农业部创新团队1个,吉林省创新团队2。具有满足人兽共患病从基础到临床治疗的先进科学研究平台:包含1个重点实验室中心研究平台,3个医学支撑平台(医学病原微生物、公共卫生与预警、传染病治疗),3个兽医学支撑平台(兽药工程中心、重大动物疫情工程中心、长春国家实验动物中心),1个国际研究平台(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亚太区食源性寄生虫病协作中心),1省级研究平台(吉林省“人兽共患病”2011协同创新中心)。

    SARS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人兽共患病的暴发和流行,凸显了人兽共患病对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为应对人兽共患病肆虐的严峻形势,吉林大学充分整合了农学部、医学部等相关学科资源及时成立了世界上首家人兽共患病研究所,使人兽共患病研究实现了兽医学与医学的有机结合。目前,旋毛虫病、疟疾等研究居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血吸虫、隐孢子虫、医源性真菌、部分细菌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与法国、丹麦、日本、美国等多个国家实验室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关系和学术交流机制。重点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自身所具有的医学和兽医学学科交叉优势,逐步形成了以人兽共患病病原检测、流行病学调查、药物靶标筛选、致病机理等为突出特色的研究方向。先后获包括“973”“863”、重大专项、支撑、杰出青年、自然基金重点及重点国际合作等各类基金课题175项,到位经费10180.3万元;发表论文409篇(SCI 284);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43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7项;省部级创新团队项目3项(“转基因克隆动物”教育部创新团队;“人兽共患病”吉林省创新团队;“球虫类原虫病防控”农业部创新团队)。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7、二等奖3项,获发明专利43项。出版《人兽共患疫病学》、《动物检疫检验学》、《食品病原微生物学》、《兽医公共卫生学》、《动物疾病病理诊断学》、《动物病理解剖学》、《动物寄生虫病学》等11部专著与教材。发表论文409篇(其中SCI论文284篇)。这些成果的获得进一步确立了研究所/实验室在国际上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培养和在读博士研究生204人、硕士研究生685人,突出了高成果产出和高水平人才培养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实验室现有科研用房面积约4080平方米,拥有近2500万元的仪器设备,其中包括建成了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超薄切片机、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荧光差异双向凝胶电泳分析系统、快速高效蛋白纯化仪和超速离心机为主体的服务平台。

    实验室全体研究人员经过多年的努力,把实验室建成了宽松、浓厚的科研环境,完备、充足的工作条件,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流动、竞争的运行机制。力争建成一个高层次人才培养、高质量成果转化、高水平学术交流的国际化创新型实验室,成为人兽共患病的科学研究中心、人兽共患病预警与应急中心、疫病诊断中心、人才培养中心。

 


     
 
版权所有:人兽共患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地址:长春市西安大路5333号
E-mail:rsghb@126.com